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農民緣何毀菜?勿讓“加碼”傷農 |
參評項目 |
輿論監(jiān)督報道(報紙) |
|
體裁 |
評論? |
|||
語種 |
中文 |
|||
作者 (主創(chuàng)人員) |
郭少雅 |
編輯 |
施維、劉遠、趙潔 |
|
原創(chuàng)單位 |
農民日報社 |
刊播單位 |
農民日報 |
|
刊播版面 ?。Q和版次) |
要聞,一版 |
刊播日期 |
2022-11-23 |
|
字數/時長 |
1849字? |
|||
采編過程 ?。ㄗ髌泛喗椋?/font> |
2022年初秋,山東、河南、河北等地不同程度遭遇蔬菜賣難,一些蔬菜地頭價跌至幾分錢一公斤,菜農損失嚴重,甚至不得不毀菜扔菜。與此同時,一線城市蔬菜價格大幅上漲,與地頭價“背道而馳”。農民日報記者深入調研后發(fā)現,疫情期間“層層加碼”,蔬菜運不出,收購商進不來是導致階段性蔬菜賣難的重要原因。當時各類平臺上已經有一些相關視頻,但無解決、回應的聲音,有自媒體稱,“蔬菜滯銷無人知曉,媒體罕見集體沉默,天冷心更冷?!?當時,中央已經部署了優(yōu)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對疫情防控形勢有新判斷,措施上有重大調整,但基層落實情況并不樂觀。11月23日,農民日報一版刊發(fā)《農民緣何毀菜?勿讓“加碼”傷農》,以評論方式開展監(jiān)督報道,并進行微信公眾號、中國農網等全媒體矩陣推送。稿件直面問題,指出蔬菜滯銷與一些地方疫情防控簡單粗暴“一刀切”“一封了之”有直接關系,剖析“民生”和“防疫”之間不是“二選一”的單選題,客觀理性地分析防疫新形勢要有新做法的同時,也充滿情感地呼吁各方在特殊階段守望相助、穿越寒冬。 稿件刊發(fā)后沖上多個平臺熱搜,主流媒體大量跟進報道,輿論向愛農、助農、科學防疫的方向發(fā)展,直接推動了賣難問題的解決。 |
|||
社會效果 |
稿件取得良好社會效果。見報當天沖上了微博熱搜榜第一,并占據榜首5.3個小時。同時登上頭條、抖音、百度、知乎等多個平臺熱搜榜。微博話題“農民日報評農民毀菜事件”“勿讓加碼傷農”總閱讀量達1.8億,被@中國新聞網、@財經網、@三聯(lián)生活周刊等多家知名媒體轉發(fā)。中央主流媒體迅速跟進,中央電視臺、經濟日報、中青報等跟進報道,當晚央視東方時空欄目引用農民日報頭版版面作為新聞畫面。輿論走向從“媒體罕見集體沉默”向“官媒發(fā)聲了”“履行媒體天職,凸顯勇氣擔當”轉變。網友們對事件的關注從抱怨轉向助農解決問題。有網友留言,“當下疫情復雜多變,緊松難兩全,民生大計大于天,決策者責任與擔當面臨一場曠世精準之考驗”“希望能夠引起關注,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正能量占據了輿論場。 稿件獲得相關部門高度重視。中宣部新聞局會同國家衛(wèi)健委和交通運輸部就稿件反映的問題進行協(xié)調;中央農辦秘書局會同農業(yè)農村部市場司跟進處置;交通運輸部于11月25日上午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專門針對限制貨車通行問題強調做到“五個嚴禁”,極大的解決了交通梗阻難題。包括事件發(fā)生地在內的多個地方迅速調整防疫措施。2022年秋季發(fā)生的“蔬菜賣難”問題得到了緩解,大量菜農因此受益。 |
|||
初評評語 ?。ㄍ扑]理由) |
文章導向正確,符合中央相關政策精神和要求。這篇文章刊發(fā)在中央部署優(yōu)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之后,符合中央對疫情防控的要求和導向,體現了中央統(tǒng)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fā)展、民生保障的精神和要求,推動了地方政府對中央疫情防控精神的精準落地。推動問題解決,有效維護農民的經濟權益。文章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直接推動了交通運輸部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回應問題,加強政策引導,各地貫徹中央精神,暢通蔬菜物流,同時激發(fā)了大批企業(yè)、社會組織參與到助農行動中,形成了多方力量共同解決滯銷蔬菜的好局面,有效解決了農民急難愁盼的問題,維護了農民的經濟利益。直面社會焦點,彰顯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文章直面基層痛點,直指“層層加碼”“交通梗阻”,觸及了當時切實存在的現象,文章登上多個互聯(lián)網平臺熱搜榜,同時引發(fā)多家中央主流媒體、市場媒體共同跟進,社會影響廣泛,彰顯了中央主流媒體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輿情引導有效,形成輿論監(jiān)督下的正能量傳播。文章批評了一些地方存在的不良現象的同時,也點贊表揚了一些地方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發(fā)展之間做出的有人情味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好做法,推動輿論從指責“政府不作為”“不理會農民疾苦”向齊心協(xié)力幫助農民解決問題轉變,實現了輿情的正向引導和問題的有效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