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
一路向南——新成昆鐵路全線建成通車 |
參評項目 |
新聞專題(新媒體) |
|
體裁 |
? |
|||
語種 |
中文 |
|||
作者(主創(chuàng)人員) |
集體 |
編輯 |
集體 |
|
原創(chuàng)單位 |
四川在線 |
發(fā)布平臺 |
四川在線網(wǎng)站 |
|
作品鏈接和二維碼 |
(附后) |
發(fā)布日期 |
2022-12-15 14:51 |
|
字數(shù)/時長 |
42600字?、5:0:0 |
|||
采編過程(作品簡介) |
2022年12月26日,新成昆鐵路實現(xiàn)全線貫通運營。四川在線精心策劃推出大型融媒體專題報道《一路向南——新成昆鐵路全線建成通車》,通過現(xiàn)場直播、歷史回顧、深度解密、人物對話、微紀錄片、H5、組圖、條漫、互動活動等多種形式,聚焦新成昆鐵路開通為沿線出行、四川南向開放帶來的積極影響。 專題內含各類圖文、視頻產(chǎn)品稿件38條,采用清新簡潔的淡青色水墨設計風格,大背景鋪底,利用新成昆鐵路相關元素貫通整個專題設計,搭配動態(tài)H5加載效果,整體頁面使用全屏自適應,視覺體驗及兼容性佳。 專題設置《解碼成昆》等即時資訊版塊、《尋找“成昆”》新媒體策劃版塊,《送你一張車票!搶先體驗新成昆鐵路》互動活動版塊,以及《新站探秘》《影像直擊》視覺呈現(xiàn)版塊?!督獯a成昆丨修一條“成昆”,到底有多難?》,通過微紀錄片的形式,全面回顧了老成昆鐵路的修建故事;《尋找“成昆”》版塊,通過與人物對話,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了“成昆精神”的創(chuàng)新和傳承。原創(chuàng)手繪條漫《開往春天的列車》,通過“鐵三代”列車員和她的爺爺鐵道兵,一起搭乘新成昆鐵路動車,回望老一輩鐵路人的創(chuàng)舉與新一代鐵路人的奮斗,共同點亮這趟跨越半個多世紀的逐夢之旅。 |
|||
社會效果 |
該專題設計精美,報道方式新穎,報道內容豐富,傳播手段多樣,互動性和可視性強,獲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通車前夕,推出的《尋找“成昆”,請講出你的故事》新媒體策劃,通過名叫“成昆”的人來講述“成昆”故事,折射老成昆鐵路建設、運營的艱辛和不易。報道推出后,網(wǎng)絡好評如潮,網(wǎng)友留言:“為成昆鐵路點贊!”“大家都應該記住成昆精神!”“天塹變通途改變生活?!毕盗泄适麻喿x量上百萬。 試乘當天,互動H5《送你一張車票!搶鮮體驗新成昆鐵路》吸引了3萬余名網(wǎng)友“云體驗”,并分享和成昆的記憶“小作文”逾3000條;通車當天,微紀錄片《成昆,從來就不只是一條鐵路》播出,觸達量超千萬,以《新成昆鐵路,向南向南!》為題的大型5G+AI融媒體直播,從早上7點開播,全長5個小時。邀請成昆鐵路的設計者、建設者、守護人、見證人輪流講述,聯(lián)動鐵路沿線12家縣(市、區(qū))融媒體中心接力呈現(xiàn),全網(wǎng)觀看量超790萬余次?!堕_往春天的列車》條漫一經(jīng)推出,就登上新浪微博熱搜和央視新聞“看天下”推薦位,閱讀量超140萬次。該專題傳播效果良好,在全網(wǎng)獲得閱讀量超5000萬次。 |
|||
初評評語(推薦理由) |
整個專題報道,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熱度,全方位立體呈現(xiàn)了交通變遷史上的又一新成績。該專題對新成昆鐵路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立體報道,內容豐富深刻,向上追溯歷史,揭秘修建難題、解碼“成昆精神”;向下探尋未來,展示沿途風情、解讀積極影響,充分體現(xiàn)了報道的“精”和“深”。同時采用了微紀錄片、互動H5等多種報道形式,報道形式活潑多樣,充分體現(xiàn)了新媒體的融合創(chuàng)新能力。 整個專題將故事線、精神線、成就線、風景線、經(jīng)濟線有機編織在一起,以多維視角帶領讀者了解新成昆鐵路,見證我國交通變遷,感受中國發(fā)展脈搏,既注重思想性、主題性,又體現(xiàn)出知識性、可看性、互動性。 |
|||
集體人員名單 |
||||
作者(主創(chuàng)人員) |
胡敏、王代林、王眉靈、何海洋、賴永強、孫琪、黃穎、王若曄、王培哲、蘭珍、董世梅、曾小清、王云、羅向明、王晉朝、何勤華、唐子晴、陳旻翔、趙丹、李向雨、吳楓、韋維、吳聃、盧春陽、范華、廖文卓、寇敏芳 |
|||
編輯 |
楊昕、鄧強、郭書瓊、覃貽花、余義勇、王桃、梁慶、王詩俠、林霜、張運驕、馬艷琳、張劍、彭坤、張珍、黃琪、曾慧、鐘卉、張超、鄭曉飛、唐欣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