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
作品標題 |
蒼穹之上,點亮“東方慧眼” |
參評項目 |
通訊(報紙) |
字數(shù)/時長 |
9241字 |
語種 |
中文 |
作者 (主創(chuàng)人員) |
胡漢昌、方琳、劉振雄 |
編輯 |
集體 |
原創(chuàng)單位 |
湖北日報 |
發(fā)布端/賬號/媒體名稱 |
湖北日報 |
刊播版面 (名稱和版次) |
1版(轉(zhuǎn)9版) |
刊播日期 |
2023-12-25 |
作品簡介 (采編過程) |
一、主題重大。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一大批自主可控的關鍵基礎設施。這篇深度報道聚焦“國之大者”,圍繞北斗等事關國家發(fā)展安全及百姓生活便利的測繪遙感技 術,講述我國幾代科學家從零起步、嘔心瀝血、攻堅克難,將我國測繪遙感技術推進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生動故事,挖掘出科學家群體背后拳拳報國的家國情懷、矢志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甘為人梯的文化傳承,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挖掘典型、弘揚主旋律的生動案例。 二、踐行“四力”。采訪前,為“掃盲”專業(yè)知識,持續(xù)大半年潛心研讀數(shù)十萬字專業(yè)資料;采訪武漢大學及相關實驗室研究人員近20人,鍥而不舍,與院士面對面深入訪談。 三、精益求精。寫作過程中,報道組成員反復思考討論、不斷提煉主題、精心謀篇布局,前后修改十余輪,使得稿件既注重宏觀視野,又強調(diào)生動敘事,以事說理,以情動人。 四、呈現(xiàn)多元。在精心采寫文字稿的同時,提前準備、精心制作融媒體海報和視頻紀錄片,獲廣泛轉(zhuǎn)發(fā)和大量點贊,實現(xiàn)了傳播效果的幾何增長。 |
||
社會效果 |
國家領導十分關注武大測繪事業(yè)。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回信武大南北極科學考察隊師生代表,鼓勵他們練就過硬本領,勇攀科學高峰。2024年1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湖北調(diào)研時來到武大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充分肯定他們?nèi)〉玫某煽儭?/span> 這篇重磅報道刊發(fā)后引起熱烈反響。“為科學家們的事跡與精神感動,他們是中國脊梁!”“這是讓人仰望的高度,這是引導社會、引導民族向上攀升的力量!”“近萬字長文娓娓道來,我竟然一口氣讀完了,不同凡響”……稿件在當天湖北日報客戶端上點擊量最高,并被人民網(wǎng)、自然資源報等多家網(wǎng)站轉(zhuǎn)發(fā)。湖北省科協(xié)相關領導評價:“報道生動反映了燦若星河的老測繪,再展宏圖的新武大。” 國家自然資源部《中國測繪》雜志社致電本報,希望全文轉(zhuǎn)載此文。他們說:這是一篇踐行“四力”的精品佳作,從不同角度闡釋老故事,讓平凡素材煥發(fā)新亮點。湖北日報用行動再次證明,不論環(huán)境如何變化,“內(nèi)容為王”始終不會過時;在“人人都是記者”的自媒體時代,只有奔赴一線、深入基層,才能采寫出沾著泥土、帶著露珠、冒著熱氣的好作品。中國記協(xié)在其官網(wǎng)首頁刊發(fā)《在實踐中淬煉新聞品格和力量》,向全國新聞界推薦此報道。 |
初評評語 (推薦理由) |
這是一篇反映時代重大主題,注重創(chuàng)新講述故事、提升傳播力的新聞佳作。 近年來,我國科技事業(yè)實現(xiàn)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這離不開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們勇?lián)?/span>使命忘我奮斗,離不開科學家精神的大力弘揚。 2021年9月,科學家精神被納入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第一批偉大精神。2022年5月,黨中央出臺《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提出大力表彰科技界的民族英雄和國家脊梁。 該作品聚焦武漢大學幾代測繪科學家始終胸懷“國之大者”,觀天測地,勇攀高峰,接續(xù)為我國測繪遙感事業(yè)發(fā)展不斷作出卓越貢獻的艱苦歷程和濃濃的報國情懷。他們勇于超越的進取氣概、探索求真的匠心精神、同舟共濟的團結意識、淡泊名利的崇高品質(zhì)、為國爭光的堅定信念,在這一長篇通訊中得到生動呈現(xiàn),作品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 這是一篇新聞工作者勇?lián)鷷r代使命、深入踐行“四力”的新聞佳作。 錨定“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一重大主題,將成績卓著的武大測繪人這個跨越幾個時代的群體作為采訪對象。采訪前做足“功課”,采訪中多次深入武大,以科學家一樣嚴謹?shù)膽B(tài)度精心寫作、反復推敲,在實踐中淬煉新聞品格和新聞力量,體現(xiàn)了新聞工作者在時代變革中不忘初心的新聞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