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采访中,中国日报驻香港记者薛婧琪结识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农业专家林汉明教授。林教授赞赏薛婧琪的报道。后来邀请她一同前往巴基斯坦,实地探访中国教授帮助巴基斯坦建设的大豆实验田。
一颗大豆凝结着怎样的中巴友谊?薛婧琪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见闻思考。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 | 她用一个标题,把专家变成了好朋友
本文作者:薛婧琪
(一)
作为中国日报驻港记者,我接触过许多新闻现场,涉及时政、财经、文化、体育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领域。
2021年年初的一次采访,我偶然结识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林汉明教授,他主要从事农业研究,致力于在干旱贫瘠地区种出粮食,改善农民生活。
一年后,部门需要推出一个全新的视频栏目,我报道了林教授的故事,标题是《一颗大豆的使命》。
林教授很喜欢这个标题,他说以前被报道的时候,记者们关注最多的是那些专业技术和科研成果,很少有人留意他在地里踩坏的鞋和他在农民家吃到的馍馍,而这些“不那么重要”的细节恰恰是数十年来支撑着他坚持下去的重要力量。
我想,每个记者都经手过这样的选题,它可能不起眼,可能一直在素材库角落里吃灰,也可能无人在意,但不意味着它没有价值。只有我们先看到、先报道,观众才有机会看到。
今年春节前后,林教授和我说,他准备去巴基斯坦考察调研当地的大豆试验田,运用中国的技术和经验帮助农民研发和培育新的大豆品种,邀请我一块去看看。
“当然要去!”我回他。
(二)
5月初,抵达巴基斯坦拉合尔国际机场时已是半夜。
来接我们的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教授曼姆在路上介绍说,我们所在的旁遮普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到七成以上,农作物较为单一,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为主,大豆是动物喂养的主要饲料。由于缺乏合适的种子,农民对其种植方法知之甚少,巴基斯坦每年需要花费数百万美元进口大豆。
极端高温和干旱是我们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下车那一刻,热浪扑面而来,拿出手机一看,温度已达48摄氏度。还没来得及多想,就看见65岁的林教授在田地里健步如飞,我只能抓起相机跟着他跑。
小小一片大豆地里站满了人,来自中国的几位专家被当地农民和曼姆团队的学生们团团围住。半小时后,相机因过热强制关机,手机烫得握不住,身上的衣服也已湿透,火辣辣的太阳光晃得我们眼前一黑又一黑。
转头,看到曼姆的一位学生正在和旁边的几个农民闲聊。我一合计:这里有现成的翻译还有采访对象,可不能错过。
新媒体记者的包就是个万能口袋,永远有备用机器。我翻出我的便携拍摄设备,迅速走上前去。采访中农民们告诉我,近些年极端气候频发,温度一年比一年高,地里种什么收成都不好。我继续问,那你们怎么应对呢?还没等翻译开口,大家都笑了。因为农民抬头指了指天空,我们已经猜到,他的意思是听天由命。
至于大豆种子,他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先种下。
接下来一周,我们和林教授穿梭在旁遮普的各个地区,寻找着合适的大豆种植地:有时是在玉米地旁,有时是在一片向日葵里。近50摄氏度的高温伴随着恶劣的车况,让这一路显得格外辛苦,但当我逐渐了解农业、走进农业时,我觉得这趟来得值。
(三)
行程即将结束,曼姆带着大家去了他的家乡——一个条件恶劣的小村庄。孩子们赤脚跑在村里的路上,一望无际全是农田。
我问林教授:“这里真的能种出大豆吗?”
他说:“大西北的盐碱地可以,这里当然也可以。”
后来,曼姆邀请大家看了家里养的牛羊,把所有的家庭成员叫出来跟大家合影。我们在那个小村庄里走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才离开。大家的神情都有些不舍,因为旅程已经到了尾声。
农业究竟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曼姆告诉我,农业对巴基斯坦来说就意味着吃饱饭,所以他在海外深造多年只为回到家乡,从未想过离开;林教授说农业不应该与贫穷画等号,要用科学改变世界,因此他不惜倒贴资金技术也要去到千里之外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个故事里,一群“平凡”的人做了一件“不平凡”的事,也许没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也没有那么多的热点爆点,甚至有一些科普内容会让人感到枯燥无聊,拍摄起来还很艰难。但如果再问我一次,我依然会义无反顾来巴基斯坦。
因为我们需要这样的故事。
从巴基斯坦回来,小半年已经过去,林教授会跟我时不时分享地里大豆的进展,他正在跟南非的科学家合作,培育抵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之前在西北培育的大豆已经随神舟十六号完成了太空之旅。
大豆究竟还能完成什么样的使命?我们将持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