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至30日,中国记协组织中央和全国性行业类媒体青年编辑记者赴湖北省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
新华社音视频部记者郝一林也受邀参加此次活动。他从北京带了一杯水,一路南下到了这杯水的源头——湖北丹江口。他向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这段经历。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丨这太水了
本文作者:郝一林
南来之水,改写中国。接到报道“南水北调”的任务后,我在北京接了一杯普通的水,看着它陷入沉思:它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到达千家万户的?
我带着它一路南下。途中我看到了水渠河道、麦田片片、林果丛丛。我想,良田沃野少不了这“南来之水”的功劳。秉持着“早开机、晚关机、中间不停机”的原则,我尽力记录着途中见闻。
(一)
一路辗转,我终于来到了这杯水的故乡——湖北丹江口。这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我们每天喝到的水,就是从这里蜿蜒北上,最后到达北京的。
由于时间紧张、行程紧凑,我在丹江口的拍摄充满了不确定,采访对象的选择也一直在变化。但也正因为这种不确定,让这个作品有了更多可能。
“95后”姑娘余丹就是我在丹江口遇到的“宝藏”女孩。作为丹江口市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的调度员,拍摄当天,值班的她面对镜头丝毫不怯,调度指挥沉着冷静,忙而有序地开展守水工作。
简单交谈后,我发现她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姑娘,爽朗的笑声消减了我们彼此的疏离和陌生,与她工作时的一丝不苟形成明显对比。
正是这种反差让我有了灵感。我没有让余丹在镜头里“喊话”,也没有干涉她的状态,而是如实记录下她的工作日常——工作时,她盯着屏幕满脸严肃,闲暇时,她与同事用家乡话开着玩笑,高强度工作后,她的些许疲惫……用这些真实的瞬间,编织起她丰富的人物形象。
采访中,余丹自称“智慧守井人”,满脸都是幸福与自豪,谈起守水护水的工作细节时更是滔滔不绝。
“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及以上,是我最闪耀的勋章。”
这是真情流露,也是一股直达我内心的暖流。
(二)
蒋德新老人是令我最敬佩的采访对象。今年63岁的他,日常工作是检查河道环境卫生状况、清理沿岸的垃圾。
初见蒋师傅时,他正拎着一袋垃圾在河岸行走,面容饱经风霜,但精神矍铄。那天恰好刮着大风,蒋师傅邀我一同回他家稍作休整。他热情地给我泡上一壶茶,自豪地说:“这是丹江口的水,是我们守护的,很好喝的。”
蒋师傅告诉我,他原本是渔民,为响应国家护水号召,他主动申请,带头成立志愿队。柜子里一摞摞的荣誉证书,不仅是对他的肯定,也承载着他几十年来守水护水的辛劳。我的心里产生好奇,是什么让他对护水如此执着?
风小了些,蒋师傅便带着我出船捡拾垃圾。秋冬的水很冰,蒋师傅穿戴好装备,几个跨步就上了滩涂。他告诉我,最近风大,枯枝败叶非常多,再加上滩涂淤泥较多,行走困难,清理工作难度不小。
过了一会儿,蒋师傅搬着一筐垃圾走到了船边,我急忙上手帮他。“这也太沉了,我已经用尽全力了。”“这都不算沉的。”
在蒋师傅整理船上垃圾时,我看到了他那双冻裂的手。察觉到我的视线,他笑着说:“冬天水凉,手有点遭不住了。”然后,他用手捧起水来直接喝了一口——
“看,现在这个水又跟我小时候一样,可以直接喝了,你说我们干的事儿,有没有意义?”他脸上的那份幸福与坚定,我至今难忘。
一阵风吹来,碧水泛起涟漪,波光粼粼。蒋师傅一边摇着船桨,一边说:“我要守水守到最后一天,要让丹江口的水永远干净。”听罢,我无比震撼,心中也有了答案。正是对这泓清水的深爱,他坚守护水几十载,任风雨飘摇,他自岿然不动。
一路拍摄,我的心境也随之变化,从惊叹到敬佩,从认同到感动,作品中的自述也是我一路的真情实感。平时再普通不过的一杯水,竟如此来之不易。拍摄最后,我把这杯水浇在了丹江口水库旁的一处花木,希望它继续为这片水土助力,和守水人一起,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造福万千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