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記》海外版
2016年12月,江蘇蘇州鎮(zhèn)湖鎮(zhèn)的繡娘們,正迎接一幅大型蘇繡作品巡展歸來。
蘇繡《西出長安》,講述的是2000多年前中國人從當時的國都長安出發(fā),一路向西開辟絲綢之路的故事。以刺繡為生的繡娘們,對絲綢和那條以絲綢命名的商貿(mào)之路,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親切感。為繡制這幅作品,37位繡娘,用了整整三年時間。236套色系,3776種絲線,使久遠的歷史變得清晰生動。
中國被譽為絲的國度,養(yǎng)蠶繅絲的歷史其實一直可上溯至7000多年前。
歲月流轉(zhuǎn),古今交替,盛產(chǎn)絲綢的國度有太多與絲綢有關(guān)的故事。
【出片名? 錦繡紀】
天還沒亮,也蒙村的耿老木就起床照看家中已經(jīng)開始吐絲的蠶,她讓蠶直接把絲吐在一個木板上,揭下來便是一塊絲綢。然后,耿老木帶領(lǐng)晚輩,在這樣的絲綢上刺繡,做成苗族的節(jié)日盛裝,她們稱之為“百鳥衣”。
【同期聲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也蒙村村民 耿老木】這是蝴蝶,這是鳥。
衣服上美麗的蝴蝶和鳥,是他們的圖騰,還有一些條紋,象征著他們作為蚩尤的后代,在遷徙中所走過的黃河、長江。
絲綢,記錄著這個民族的歷史,包括他們養(yǎng)蠶而不繅絲的習慣。
和大山深處的苗族不同,早在4700年前,浙江錢山漾的先民,就用繅過的絲織出了最早的平紋織物——絹。
魏耀林以織絹為生,他的絲綢廠為意大利的奢侈品牌提供白絹。生產(chǎn)之余,他將積累的資金用于保留傳統(tǒng)的織絹技藝。2000多年前,魏耀林所在的山東昌邑被叫做齊魯之地,“齊紈魯縞”是當時極負盛名的絲絹品種。
昌邑的絹質(zhì)量好,相鄰的濰坊人便用來做風箏。張克杰是做風箏的高手, 尤其以蝴蝶見長,兒子張建民時常向父親請教做蝴蝶風箏的要領(lǐng)。
【同期聲 張克杰與兒子】
大蝴蝶風箏怎么制作,飛得就好?
用絹,它吃風要好,不易刮壞。
怎么畫出來就好看?
畫吧,它得考慮它裝飾問題?;ê?、花蝴蝶,我這樣考慮哈,沒有花,怎么叫花蝴蝶呢?
前幾年,張克杰曾經(jīng)組織了老年風箏隊,打算做個“百鳥朝鳳”,和幾個老伙伴一起放。他平均每個月都要扎一只,三年下來,各種各樣的小鳥,做了幾十只。但老伙伴們相繼離世,他也就漸漸灰心了。
【同期聲 濰坊市風箏藝人 張克杰】但是只是想想,這個年紀了怕是完不成了。
張克杰的幾十只風箏全部用絲絹扎制。
現(xiàn)在,方圓上百里,只有魏耀林那里能夠用手工織造這種絹。手工織造絹,要經(jīng)過絡(luò)絲、牽經(jīng)等八道準備工序。其中刷機最為關(guān)鍵。先將絲線浸入豆?jié){,然后用特制的刷子將豆?jié){再一次刷上經(jīng)線,力道的均勻、干濕的程度決定著織造的順利和絹的質(zhì)量。現(xiàn)在只有一位79歲的老師傅,還掌握這項技術(shù)了。
筘,控制著絲絹的寬度和密度。一般幅寬為56公分的絹布,經(jīng)線要穿過1170個筘齒,成語“絲絲入扣”就來自這里。
綜是織機上最為重要的部分。綜框上牽拉著綜線,每根綜線上有個稱為綜眼的套,經(jīng)線從綜眼中穿過。最簡單的織物,單數(shù)穿一片綜,雙數(shù)穿另一片,綜使一千多根經(jīng)線編組工作。
織布人腳踩踏板,拉動綜片上下,使經(jīng)線形成開口,梭子帶著緯線穿過??椧黄ラL30米,寬不及1米的布,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所以,在古代絹屬貴重物品,一般人穿不起。
輕輕薄薄的絹,憑借風箏拉近了人與天空的距離。
父親張克杰已經(jīng)90歲高齡,張建民打算做一只絹質(zhì)蝴蝶風箏,給父親慶生。但要做一只大型的蝴蝶風箏,就需要上好的絹布。
【同期聲 濰坊市風箏協(xié)會會員 張建民】人工做的絹布厚一點,結(jié)實,強度好,好制作,好繪畫,保留時間很長。
魏耀林決定送給朋友一塊手工制絹,幫張建民完成心愿。
【同期聲 山東省非遺柳疃絲綢代表性傳承人魏耀林與織布人】
漿刷得好不好呢?
漿刷得挺好的。
織的時候沒有什么斷頭什么的?毛刺沒有吧?
沒有什么斷頭。
刷子也非常關(guān)鍵。這個刷子是用一種馬蘭草的根做的,別的東西做的不能用,吃漿不勻,這個漿刷不勻的時候,因為這個地方上下摩擦,就容易產(chǎn)生起毛,起毛以后就斷頭兒,斷頭兒以后織出來的絹質(zhì)量就不好。
雖然已經(jīng)沒有人會做這神奇的刷子了,但魏耀林每年都要將幾株馬蘭草移植到公司的院子里。他期待著,有一天能找到會做刷子的能工巧匠。
張建民拿到了魏耀林做的絹布,畫起來也得心應(yīng)手。他繼承了父親的家傳,也畫得一手好工筆畫。
手工絲絹風箏終于做好了,大家一起幫張克杰完成“百鳥朝鳳”的心愿。
【同期聲 張克杰與兒子】
絹的,要是不是絹的話就刮壞了。絹的有這點好處,大風小風都行。
放放試試。
放放試試。
好嘞,放放!
我沒有想到, 我九十了, 我還來放風箏, 風箏陪我?guī)资炅恕?/p>
最簡單的絲織物,最古老的技藝,帶著祖先的溫度,穿越時空。
北京,清華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李薇,正在用絲綢完成一幅水墨畫,這是她的清、靜、遠系列之一。畫作把世間萬物提煉得如煙似夢、飄逸曠達,這是中國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意境。李薇在尋找一種比絹更輕更薄更透的織物。
【同期聲 清華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 李薇】絲綢有綾羅綢緞,那么還有一些綃紗等等,那么這些不同的絲綢,它的視覺感觀也不同。我的這種水紗包括綃,那么它的材料特點就是特別輕、薄、透,那這種透的話就像你把無數(shù)無數(shù)個透紗,給它重疊之后,它就會呈現(xiàn)出這種山的這種層次關(guān)系,看上去輕薄,但是它有它的內(nèi)張力。
紗的薄取決于絲的細。一般春繭繭絲長900到1500米,繅絲時,七八根繭絲合在一起,成為一根紡織用線。那么一根繭絲到底有多粗呢?測纖度的儀器告訴我們,它只有0.02毫米。幾千年來,繭絲以輕搏重,令我們的歷史和文化獨具特色。
【同期聲 清華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 李薇】然后里邊的那個胸衣要不穿。錯了,這個有圖案的是第二層,要穿在外面,好不好!
2016年李薇受邀參加大連春季時裝周,她用服裝表達中國的水墨精神,陰與陽,黑與白,實與虛,對立又融合地呈現(xiàn)在她稱為水紗的面料上。李薇將這組設(shè)計命名為“夜與晝”,靈感來源于古代的一座墓葬。
【同期聲 清華大學(xué)美術(shù)學(xué)院教授 李薇】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了一件素紗襌衣。那個時候就有這么美妙的材料,它的那種輕柔的感覺我就覺得壓根就沒見過,但是這種材料就是我心里頭感受到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精彩的那個材料。
在長沙馬王堆1號墓邊箱中,有件輕薄的素紗襌衣,用料約2.6平方米,重量僅有49克。離開古墓,素紗襌衣開始發(fā)黃變脆,所以必須復(fù)制。1985年,南京云錦研究所接受了復(fù)制的任務(wù),但要達到原品的重量對現(xiàn)代人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
【同期聲 講解員】這件素紗襌衣呢,一共是有三個特點,分別叫做輕、薄、透。整件衣服團在手里,大約就只有雞蛋般大小,反復(fù)折疊十層以后,把它平鋪在報紙上方,在最上方您還能夠很清晰地看見報紙上的每一個文字。
第一次試織的襌衣,重量竟然達到120克,原因是絲太粗了。
絲的細度單位用旦尼爾來表示,一般紡織用絲,是20個旦尼爾,而素紗襌衣的用絲,是10個旦尼爾。獲得細一倍的絲,成了當務(wù)之急。
歷史上,為追求蠶繭的產(chǎn)量,經(jīng)過長期人工淘選,蠶從三眠進化為四眠,從而軀體增大,吐的絲也更粗。
1985年,中國農(nóng)科院蠶業(yè)研究所的專家在篩選防治蠶病的藥物時有了意外的發(fā)現(xiàn)。
【同期聲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蠶業(yè)研究所研究員 沈中元】這個藥物,原來是第二軍醫(yī)大學(xué)合成的,用于人體的防治真菌病的。我們當時就是把那個藥物拿過來以后,防治我們家蠶的真菌病。結(jié)果偶然之間發(fā)現(xiàn)呢,這個藥物它有誘導(dǎo)這個家蠶從四眠蠶變成三眠蠶這樣一個效果。
吃了噴灑藥物的桑葉,蠶三眠后便抽絲了。研究所用這種細而長的繭絲繅出了10個旦尼爾的絲線。
【同期聲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蠶業(yè)研究所研究員 沈中元】在1988年的時候取得了這個國家技術(shù)發(fā)明二等獎,有關(guān)的媒體就報道了這個事情。南京的云錦研究所就看到這個報道以后呢,就找到我們所里來了。后來我們所里就把這個生絲的原料提供給他們了。
有了細旦蠶絲,耗時十三年,復(fù)制而成的素紗襌衣,勉強達到49.5克。為了減輕重量,縫制時連邊都沒有折。帶著一絲遺憾,它在云錦博物館展出了。
由于細的蠶絲難得,李薇用一般絲線降低織造密度來求得透薄的效果。時裝秀上一襲薄紗驚艷全場,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絲綢的輕柔之美。
在距離浙江杭州不遠的桐鄉(xiāng),清明時節(jié),人們會舉行祭蠶儀式。這里出產(chǎn)的蠶絲,是制作杭羅的最好材料。
表演者在竹竿上模擬蠶吐絲做繭的動作。以古老的方式,人們訴說著人與蠶與絲的相知相敬。
【同期聲 邵官興與鄭英】
鄭老師,這里要用水把它擦到,擦到以后呢,就是把這個綢面,把這個幅撐啊,把它撐開,不管住的話,門幅要下來。
是的是的。
要收幅的。
鄭英是杭州十四中學(xué)的退休教師,因為酷愛杭羅,經(jīng)常穿城而過到邵官興的工廠購買衣料,高興了就會上機織兩梭。
【同期聲 杭州十四中學(xué)退休教師 鄭英】你說沒電氣化的那段日子,完全靠人工,真的是來之不易,來之不易。
【同期聲 國家級非遺杭羅代表性傳承人 邵官興】這個機器是我們爺爺手里傳下來的,從清代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
【同期聲 杭州十四中學(xué)退休教師 鄭英】我在報紙上看到過,你爺爺叫邵明財。噢,對對對,噢!
杭羅織物上有等距離的紗孔,因而穿著透氣涼快。與其它絲織物不同,織造前,用作緯線的蠶絲浸入祖?zhèn)鞯拿刂扑羞M行半脫膠,然后帶水織造。為了防止織造中緯線干燥縮水,用竹片將門幅撐住,這樣織出的杭羅挺括,不易縮水變形。
【同期聲 國家級非遺杭羅代表性傳承人 邵官興】1937年,我媽剛結(jié)婚。日本人來了,把杭羅、棉布、麻布,埋在地窖里邊,到了黃梅天后拿出來曬,棉的都變成灰了,麻的也變脆了,杭羅原封不動。
邵官興是如今唯一掌握杭羅全套織造工藝的人,他尤其熟悉織機上的一個重要機件——枷身線。杭羅靠經(jīng)線的絞動產(chǎn)生沙孔,綜片又控制著經(jīng)線絞動的方式,怎樣形成這樣的控制,秘密全在一副絞綜里,俗稱“枷身線”。沒有枷身線,就沒有杭羅的經(jīng)線相絞。
【同期聲 國家級非遺杭羅代表性傳承人 邵官興】這副線是很關(guān)鍵,我們這里規(guī)定,傳媳不傳女。從90年代后呢,這副枷身線只有我太太一個人會打。
【同期聲 鄭英與朋友】
來了來了。
你這是穿了杭羅來的。
這是真絲的,是我們杭羅。
你穿了后年紀都輕了很多。
謝謝!謝謝??!我很高興,高興!真的是!我們杭州人走親訪友呢,叫“出客”,因此出客的時候呢,沒有一件杭羅好像是很不體面的。因此到夏天以后呢,總是一件杭羅穿穿,下面或者是穿一件杭羅的大頭褲,那這是很體面的事情。
穿著杭羅出客,是媽媽留給鄭老師的遺風。
【同期聲 杭州十四中學(xué)退休教師 鄭英】這是我珍藏的一件七十幾年的杭羅,是我母親穿過的。媽媽呢,是在70年代是沒了。我們杭州人到了五七,就是35天以后呢,是燒她的舊物的。那唯獨這件衣服,我整理遺物的時候,我把它留了下來。留下來,一個是帶著一種記憶,這種記憶是很深厚,是媽媽的遺物;還有呢,這是杭羅,它表達了我濃濃的鄉(xiāng)情,是杭州的東西。
鄭老師家的杭羅短衫充盈著親情和鄉(xiāng)情,她久久地留著,守著,為了紀念母親,也因為喜愛杭州。
邵官興每年都會將祖輩自制的衣物翻晾,這些清末的馬面裙,讓他和外孫感受手藝留下的親情。
【同期聲 國家級非遺杭羅代表性傳承人 邵官興】同治年間一車推出去杭羅,拉回來一車糧食啊,油鹽醬醋啊,包括腌肉啊,一年好吃的都推得回來。
對邵官興和鄭老師來說,杭羅或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件,它寄托了一份難以割舍的歷史余溫和家族情感。
【同期聲 梁子夫婦】
剛剛幾分鐘前摘下來的芒果。
這個給你吧。
自己種自己洗。
作為絲綢設(shè)計師和經(jīng)營者,梁子夫婦對植物充滿了熱情,他們將自己住房的頂層開辟成植物園。20多年前,他們從中國的西北來到亞熱帶的南方——廣東順德。
【同期聲 梁子夫婦】
看你一次摘三個還是一個。
我只能摘三個,而且必須摘三個。哎呀,哎呀!
空著下來了。
不是,不是,有,只有一個,那兩個還掛在另外一枝。
吸引著他們的不只是充沛的陽光和豐富的物產(chǎn)。
【同期聲 天意莨綢保護基金會監(jiān)事 黃志華】當然我院子里邊還有好多其它的植物,比如說一種野生植物,薯莨。薯莨的藤呢,它攀在這些樹的上面呢,它不會長太多的藤,太多的葉,所以它長得很好,被它攀緣的這個植物也長得很好。
薯莨的價值在于根塊,外表雖然灰黑,從當中剖開卻鮮紅耀眼。它既可入藥又能作染料,特別是與絲綢碰撞還會催生出奇跡——一種有著金屬質(zhì)感的絲綢面料,廣東人叫“莨綢”。
【同期聲 天意莨綢保護基金會監(jiān)事 黃志華】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我們有一個經(jīng)銷商,進我們的絲綢時裝去做銷售。他說實在不好意思,我現(xiàn)在錢實在周轉(zhuǎn)不過來了,我把原來倉庫庫存的絲綢面料低價地全部給拋。但是他說還有一種面料就拋不掉,你們看看有沒有用。我們自以為天下絲綢我們就熟得不能再熟了。結(jié)果朋友把那個拿過來一看,我們兩個傻眼了。
【同期聲 梁子時裝藝術(shù)總監(jiān) 梁子】它上面的那種肌理,還有那種手感,都是我們從來沒見過的。
【同期聲 天意莨綢保護基金會監(jiān)事 黃志華】然后用手摸,更震撼。
【同期聲 梁子時裝藝術(shù)總監(jiān) 梁子】后來我們就開始用它來做設(shè)計。
梁子認為這么獨特而又環(huán)保的絲綢面料一定能夠流行起來。她不動聲色地將莨綢引入時尚,行走于T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相融,說難也難,說易也易,有時就因為一個設(shè)計師的堅持,有時就因為那靈感的一瞬。莨綢黑色的光芒果然耀眼,梁子的設(shè)計一舉拿下了2007年中國國際時裝周最高獎項金頂獎和最佳女裝設(shè)計師雙重獎項。
莨綢帶給梁子富于想象的材料,這是上天的眷顧。每到曬綢的季節(jié),她都要到曬綢場感受自然饋贈的那份美好。
【同期聲 梁子時裝藝術(shù)總監(jiān) 梁子】每一次來這里的時候,都會覺得特別地興奮和感動。我用莨綢來設(shè)計服裝,其實真的是用全部的感情在設(shè)計。非常喜歡同時又非常愛惜它,非常尊重這個傳統(tǒng)的手工藝。
莨綢的染整,是純手工操作。精練的白坯綢放入浸槽,讓薯莨汁充分浸漬,自然脫水后,緯向繃挺,平放于曬場的草地上,等到布料干透了,再灑上五六遍薯莨汁,并即時用葵葉掃把涂抹均勻。浸泡晾曬的工序反復(fù)10多次后,絲綢織物呈現(xiàn)出薯莨汁的赭紅色。下面獨門秘籍登場,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拖把蘸滿河塘里的淤泥,均勻地涂刷在半成品的正面,按中線輕輕對折,移至沙地平攤。為保證塘泥和薯莨充分接觸,半小時后河水洗掉塘泥,刷塘泥的一面已經(jīng)變成黑色。最后的任務(wù)依然需要陽光來完成,曬莨工藝需要適宜的光照和溫度,因此一年中莨綢生產(chǎn)的時間只在四到十月。陽光、薯莨、塘泥共同成就了一種特殊的絲綢。
【同期聲 天意莨綢保護基金會監(jiān)事 黃志華】這個塘泥當然跟順德這個地域有關(guān)系。它這個順德靠海,地質(zhì)時代有幾次的滄海桑田,讓它的塘泥里邊,含有一些特別的成分在里邊。
為了一探究竟,黃志華把塘泥送進了實驗室。將塘泥進行微波消解,然后用電感耦合器等離子發(fā)射光譜儀測試它的金屬含量,大量鐵離子呈現(xiàn)出來。薯莨中含有的單寧酸遇到鐵離子立刻變黑,塘泥和薯莨奇妙地碰撞,孕育出獨具魅力的莨綢。
一縷絲線,在不同的地域,在不同人手中,幻化成不同的織物。為了讓這些織物更具靈動的裝飾美感,人們創(chuàng)造了刺繡。
實驗者正在切割幾種紡織用線的橫截面。顯微鏡下,棉線的截面呈耳朵形,它不發(fā)光。人造絲的截面呈圓形,光感過于明亮。蠶絲是兩個三角形,因而光澤柔和。刺繡利用蠶絲線發(fā)光的特性,在線條的不同排列對比中造成明暗關(guān)系。
【同期聲 國家級非遺蘇繡代表性傳承人 余福臻】豎的呢,它比較突出來,橫的呢,比較隱下去。線條它排列,就是也跟絲線光澤有關(guān)系的。
中國的刺繡分蘇、湘、蜀、粵幾大流派,余福臻被譽為蘇繡界的“貓王”,退休后與當年的同事聚會,她總要回憶一番繡貓的經(jīng)歷。
【同期聲 余福臻與朋友】
我一直做小貓,《白貓戲螳螂》,送美國的卡特,日本的田中首相,還有呢,三貓,《三貓圖》呢,就是送給墨西哥的那個總統(tǒng),那么其它都搞不清楚了。
研究所作為任務(wù)。
對對對。
做(繡)好了以后。
送到外交部。
我記得當時也是趕任務(wù)。
那一天十幾個小時站下來,那個腿都腫的。
做的人呢,也不計較的。
不計較。
正是因為不計較,余福臻50年來繡貓數(shù)十只,自己家里卻沒有留存。退休后她開始彌補家人的缺失,這只貓是為兒子所繡。
蘇繡講究平、光、齊、勻、和、順、細、密,繡貓最能體現(xiàn)這些特色。
【同期聲 國家級非遺蘇繡代表性傳承人 余福臻】我們繡小貓呢,就是三絲四絲打底,然后加到上面呢,越加越細,基本上要繡十幾層,要加十幾層的顏色,邊緣的毛也是越來越細。
蘇繡是個極細的活,繡小貓飄動的毛,用線三十二分之一;繡金魚的尾巴,甚至分線六十四分之一。當然用六十四分之一的線調(diào)和顏色,變化也更加細膩。如此纖絲纏綿在手中,若要不掛絲得保持手的光滑細膩。
74歲的余福臻,雙手依然堪比青蔥,這雙手給世間留下了美,也要給家人留下愛。孫女今年十九歲,正是余福臻開始繡貓的年紀,“貓王”的孫女慶生有些與眾不同。
【同期聲 余福臻孫女與朋友】
我奶奶今年送了我一幅刺繡,就是這個。
好漂亮啊!你奶奶是貓王,怎么沒送你一只貓呀?
因為我是屬老鼠的呀,老鼠怕貓。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同期聲 國家級非遺蘇繡代表性傳承人 余福臻】沒女兒就是一個很遺憾的事情,不能傳下去,那么就傳兩幅作品給他們吧,小兒子、大兒子都給他們。那么讓他們,反正是我們百年以后,他們,噢,看到這個貓是媽媽繡的,有個紀念,就想到,就夠了。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千百年來,母親留給孩子們的情意,總是細若針、長如線。
歷史上,蘇繡本是裝點生活用品的手工,但因為與昆曲和書畫藝術(shù)的結(jié)合,逐漸登上大雅之堂,成為獨立的藝術(shù)。早在100多年前,蘇州繡娘沈壽就以一幅《世界救主耶穌像》獲得了國際大獎。從西洋繪畫中吸取養(yǎng)分,沈壽的作品已不再只是蘇繡“精細雅潔”的風格,而更像是一幅形神兼?zhèn)涞挠彤?。繼承傳統(tǒng)又突破傳統(tǒng),這樣的血脈如今依然流淌在蘇州繡娘身上。
蘇州古城西側(cè)的鎮(zhèn)湖鎮(zhèn)被譽為“蘇繡故鄉(xiāng)”。鎮(zhèn)湖的繡品街,云集了四百多家繡坊。78歲的馬惠榮是鎮(zhèn)上最老的繡娘。作為繡品街的明星老太,不時被游客們簇擁拍照。
【同期聲 游客】
看,這多好看呀!
它這個頭怎么弄掉的啦?
就這么直接穿啊?
奶奶從十幾歲就開始繡,繡到現(xiàn)在78歲。
我們一起來跟奶奶拍個照,沾個光。
你們今天很有幸啊,碰到明星奶奶。
明星奶奶。
更多的時候,馬惠榮倚在窗邊,一針一線地刺繡,時光仿佛定格??嚰艿臄R手板上寫著她的名字和一個日期——這是她出嫁的時間,繃架正是她的陪嫁。鎮(zhèn)湖的女人如果不會刺繡是嫁不出去的。
梁雪芳就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從記事起,母親就手把手教她劈線、穿針。慢慢地,她也成了刺繡行家。
2005年,梁雪芳得到一個機會,去清華美院做訪問學(xué)者。在清華園,在與導(dǎo)師、同學(xué),與不同藝術(shù)家,與美學(xué)、哲學(xué)家的思維碰撞中,梁雪芳得以重新發(fā)現(xiàn)世界,發(fā)現(xiàn)生命,也發(fā)現(xiàn)自己。
梁雪芳感到,所有的線條、色彩、明暗、肌理、構(gòu)成、氣韻……從來都不是現(xiàn)成的,也不是標準的。每一次看見,都是全新的,因而也是唯一的。刺繡,將在她的手里,變得完全不同。
【同期聲 蘇州工藝美院特聘教授 梁雪芳】因為我常常是幾個小時會待在這個荷塘邊,所以呢欣賞到很多平時看不到的那些東西。一會兒一個燕子過來了,麻雀也來了,或者一只青蛙撲通一下,跳下去了。還有那種水鳥,一下子扎到河水里邊了,一會兒又起來了。還有呢,蜻蜓,它站在這個花尖上,有的時候它一會兒換一個姿勢……哎呀那個美的感覺,我都沒法說。
自有蘇繡以來,大概從來沒有人敢于繡沒有一片葉、一朵花的荷塘。在參加國內(nèi)的刺繡交流比賽中,《荷韻》因為“看不出繡工”而讓專家評委感到為難。
【同期聲 大英博物館工作人員】有一個獨特的外觀。
2013年,《荷韻》被梁雪芳帶去英國參加世界生態(tài)纖維藝術(shù)展,卻被留在大英博物館,再也不曾回來。
【同期聲 大英博物館中國部負責人 霍吉淑】它適于我們的收藏,是因為我們可以從它追溯到唐代,能從針織品的角度連接歷史上的收藏。
【同期聲 蘇州工藝美院特聘教授 梁雪芳】我覺得刺繡就應(yīng)該以少勝多,用最少的話說清楚最多的問題,或者豐富的內(nèi)涵要把它表現(xiàn)出來。
梁雪芳完全自由了。她可以摒棄傳統(tǒng)的斑斕,摒棄繁復(fù)的針法,可以花上6年研究納米噴涂,將繡品從玻璃鏡框中解放出來,讓觀者毫無障礙地感知作品的質(zhì)感和溫度……一門上千年的手藝,在一個40歲的繡娘手中,變得如此年輕。
【同期聲 蘇州工藝美院特聘教授 梁雪芳】一幅好的刺繡里面,應(yīng)該能看到那種節(jié)奏,那種韻律。好的刺繡就是像你聽到的一首歌一樣,一段音樂一樣,能夠給人傳遞那種非常美好、非常舒服的那種感覺。
2016年4月,梁雪芳又帶著她的《爾若盛開》系列,參加波蘭羅茲纖維藝術(shù)三年展。這一次,絲線在梁雪芳手中,以超現(xiàn)實的嬌艷色彩,將蓮花的生命盡力催吐,荷塘中盛放的絢爛,在這里有一種令人憐惜的孤獨和柔弱。
【同期聲 蘇州工藝美院特聘教授 梁雪芳】在各個角度看,這個光線都會變動。走過去是這樣,走過來是這樣。
在沒有原生桑樹的遙遠他鄉(xiāng),梁雪芳展示著蘇繡藝術(shù)的神奇,也吸收著現(xiàn)代藝術(shù)的營養(yǎng)。然后,她再次回到了擁有最多桑樹的老家。
在距離鎮(zhèn)湖四千多公里的西藏林芝縣,有一棵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桑樹。
日本植物學(xué)家將全世界的桑樹分為30個種,4個變種,其中約20個起源于中國,而喜馬拉雅地區(qū)正是桑樹起源最主要的中心。
【同期聲 西南大學(xué)教授 趙愛春】桑樹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然傳播,一種是人為傳播。這種人為傳播,它是桑樹傳播最主要的途徑。經(jīng)考證,在十二世紀中國的白桑經(jīng)東南亞、印度半島、波斯,傳到了西西里島,然后通過西西里島傳遍了整個歐洲。
通過絲路之旅,中國的蠶桑技藝和絲綢文化播撒到世界各地。如今在故鄉(xiāng),它依然像這棵桑樹一樣根深蒂固、枝繁葉茂。
貴州大山深處的耿老木和村民們,穿起“百鳥衣”,慶祝插秧節(jié)的到來。
在蘇州,梁雪芳繼續(xù)著蘇繡的創(chuàng)新探索,為古老的藝術(shù)尋找新鮮的意境。
又到了開工時節(jié),邵官興在機房祭祀機神,他將祭祀用的魚放生,讓它帶走對美好生活的祈愿。
李薇仍在尋找最輕最薄的綃紗,她希望用絲綢架起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的橋梁。
【同期聲 巴黎現(xiàn)場】這是在中國南部,只是中國南部。
梁子夫婦將薯莨汁和莨綢帶到了巴黎,來自中國的自然和藝術(shù)之花在時尚之都綻放。
一針一線,一梭一縷,貫穿著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也寄托著人對于美的眷念和追求。
春天,小蠶掙脫了卵殼,去履行又一次使命。
自然就這樣在四季里輪回,在時光中流連,然后以各種方式給我們最無私的饋贈。